法华经感应网
标题

韦承庆《南中咏雁》翻译赏析: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来源:法华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23-03-16 06:09:23
韦承庆《南中咏雁》翻译赏析: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韦承庆《南中咏雁》翻译赏析: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作者简介: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父为宰相韦思谦。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

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着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译文: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时的大雁正朝北飞去。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赏析:

据《旧唐书·韦承庆传》载,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借咏雁抒发贬谪之悲。

本来,武后时期,承庆颇受宠幸,在任雍王府参军期间,府中文翰,皆出自其手,可谓文采风流,声名远扬;掌天官选事时,也能做到“铨授平允”,颇受好评。如今徇私犯 法,发配岭南,诗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因此在被贬途中,当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飞去,不禁睹物伤情,悲从中来。“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春暖花开,群雁北归,而自己却要跨越千山万水,远赴万里之遥到那险恶湿热的南方瘴疠之地,春雁都能回到自己的乐园,我却身不由己,沦落偏僻的异地。首两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内心的悲愤与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户,因此,古人称北飞的雁为归雁。诗人此时身处南地,凝望那阵阵北归的群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园?

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被贬谪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加之路途遥远艰辛,更是生死难料。

诗人那绝望、负罪的悔恨,都交织在这末二句上了。

这首诗情真意切,出语自然。诗人通过描写在贬谪途中看到的春雁北归,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思乡之苦和失足之恨。使一个在漫漫谪迁之旅中驻足长叹、仰天北望的旅人形象跃然纸上,末二句自然、真挚,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沈德潜评云:“断句以自然为宗,此种最是难到。”

这首诗,通篇用叙述的笔调,语言直白、通俗,如话家常。短短二十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贬谪之痛,完满地表现了出来,自具动人的力量。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两头担心 两头担心

两头担心...

丢魂丢魄 丢魂丢魄

丢魂丢魄...

两叶掩目 两叶掩目

两叶掩目成语名称两叶掩目成语拼音liǎng yè yǎn mù成...

丢魂失魄 丢魂失魄

丢魂失魄成语名称丢魂失魄成语拼音diū hún shī pò成...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成语名称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成...

最新文章
两瞽相扶 两瞽相扶

两瞽相扶成语名称两瞽相扶成语拼音liǎng gǔ xiāng fú...

两虎相争 两虎相争

两虎相争成语名称两虎相争成语拼音liǎng hǔ xiāng zh...

两虎相斗 两虎相斗

两虎相斗成语名称两虎相斗成语拼音liǎng hǔ xiāng dò...

两手空空 两手空空

两手空空成语名称两手空空成语拼音liǎng shǒu kōng k...

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成语名称两极分化成语拼音liǎng jí fēn huà...

两般三样 两般三样

两般三样...

两相情愿 两相情愿

两相情愿成语名称两相情愿成语拼音liǎng xiāng qíng ...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成语名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成...

两眼漆黑 两眼漆黑

两眼漆黑成语名称两眼漆黑成语拼音liǎng yǎn qī hēi...

手机版 网站地图